5月,全球目光聚焦未来之城——上海世博园,绚烂夺目的场馆固然吸引眼球,但世博公园、后滩公园等世博园里的“绿肺”,不仅是游客在园内休憩的佳处,更充满了国际前沿的园林、环保科技,同样不容错过。
5月的浦江凉风习习,站在世博公园内,草木芬芳,分外宜人。29公顷的世博公园位于浦东卢浦大桥下,是整个世博园区的中心“绿肺”,也是“生态世博”的名片。
整个公园的绿化理念来自于中国传统的“扇骨”艺术造型,通过大树在不同位置的整齐排列,形成空气对流和视线延伸,坡地变化的景观、防汛墙的景观与防洪的双重功能布局,与黄浦江形成有机整体,达到绿与水的交融。
在这座公园里,大树尤其可观。通过多种先进种植技术,让树叶的阴阳面都能够同步同方向生长。以银杏为例,高科技种植能让高大的银杏树的树叶在空间折射出同一种光彩,视觉效果极佳。同时通过高大的榔楡、榉树、黄梨木等大乔木布置和地形的堆筑,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。
记者了解到,在世博公园里就有数以千计大型乔木的种植都是方阵式的布置,而且这些乔木的胸径、冠幅、分杈点、蓬径、形态姿势都通过科学控制,有着专门标准,让景观的美感和绿化的功能达到完美的平衡。
而位于世博会浦东园区西侧的后滩湿地公园,以“滩”的回归为设计理念,五谷禾田、工业遗存、后工业生态文化等元素为构想,融入了这片生态地带。
后滩公园以黄浦江城区段一片非常罕见的天然湿地为基础建设,独特之处在于巧妙运用了农作物的春华秋实,以人类农业文明的理念,映衬了世博园的多彩风光。
作为湿地公园,后滩公园具有生态水处理功能,可以通过完全自然生态净化,将黄浦江水处理成干净水,向世博园供水,用于景观用水、绿化浇灌、道路广场冲洗等,成为一个天然的净化器。
后滩公园在源头倪家浜从黄浦江取的是劣五类水,通过构造的梯田、藻类植物、水生植物及底栖动物等的层层过滤,当水流淌了1.8公里后来到公园的出口处时,已是水质较好的三类水,可做灌溉等多种用途。“绿肺净水”生动展示了生态自然的神力,引发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。
而公园里色彩斑斓的水生植物,为田野风光增添野趣。还随着内河的延伸相应布置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亲水平台,让人与水亲密接触。
因为积极倡导生态之美,生动地注解了“城市,让生活更美好”的世博理念。最近后滩公园还获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(ASLA)评出的本年度唯一综合设计杰出奖。(据新华社上海5月4日电)